close

    自元末起,倭寇開始侵擾中國東南沿海各省,搶百姓財物,殺害無辜生靈,至明代俞大猷、戚繼光、譚綸、劉顯等人合力剿,才得平定倭亂,眾生獲得安寧。俞大猷和戚繼光齊名,並稱為俞龍戚虎,俞氏更有料敵如神,沈穩致勝的大將作風。譚綸嘗與俞大猷書曰:「節制精明,公不如綸。信賞必罰,公不如戚。精悍馳騁,公不如顯。然此皆小知,而公堪大受」。因為俞大猷曾任守禦金門千所城,與金門的歷史關係深厚,並留有多處的史蹟可供後人追思盆憑弔。

三四    

俞大猷字志輔,號虛江,生於明弘治十六年(1503年),祖籍安徽霍邱人,先祖俞敏以開國功勳,世襲泉州衛百户,俞大猷是俞敏的七世孫,遂籍泉州晉江,為今洛江區河市濠格頭村人。他十五歲進文秀才時,得理學名家蔡虛齋的授教,故號虛江。二十歲父親過世後,棄文從武,繼承百職位。嘉靖十三年(1534年),鄉試中武舉人,嘉靖十四年(1535年)武會試第五名,授千,守禦金門。明代卜大同輯的《備倭圖記》說:「國朝衛所有指揮千百,巡司有巡檢,凡水寨統以把總指揮,而各衛所歲輪,指揮千百各以其軍往聽節制焉」。

一  二

當時金門千所城內,軍民訴訟糾紛難治,俞大猷到任後,導以禮讓,訟遂止。俞氏的墓誌銘有文:「金門僚屬士伍咸服其恩威口變往日頑囂積習」。具文才武略的俞大猷,如其著作《正氣堂集》序中說的:「其學莫非兵,而論兵莫非《易》」,他著有第一本武術專著《劍經》及《兵法發微》、《論河船式》、《洗海近事》、《大同鎮兵車操法》等兵法經書。在金門駐守期間,俞氏孜孜不息的讀書授眾,並提攜後進;金門所人邵應魁從其業,嘉靖二十五年(1546年)考上武舉人,次年為武進士,為同安縣登武第的第一人。嘉靖三十四年(1555年)倭寇進犯浙江,邵應魁隸俞大猷幕下,俞氏大喜曰:「邵撫軍不來,倭不足平矣」,可見器重程度。邵應魁以平倭定亂事蹟著世,寫有武術專書《射法詩稿》,是明代金門武功政績的開啟者。

金門千戶所城臨海處有巨石,鐫字曰:「金門外,谷神完,賊舟泊,誰有生還」,不知何人何時所為,相傳是金門所城「固若金湯,雄鎮海門」的形勢,使得海外盜賊不敢有覬覦的非份之想。所城的南方有座月庵,又名南庵,背城面海,與變山相對,海天一色,風光怡人,俞大猷同許西浦遊南庵,並留有詩作:「城下有孤寺,超人異人世。有客喜優遊,約我尋幽地。我來此間,期許判年記。謔劇各有能,日及夜不替。有時說元虛,未來忘一切。有時納薰,洞門四不閉。有時說浩歌,直上達天際。長思乾坤爐,萬物自巨細。上下極千古,概思玉皇帝。挾此舟與楫,大川誰共濟。摘此山下芝,為我民夷劑。五百年此遊,山川間氣繫」。

月庵旁的大盤石,俞大猷公餘閒暇時常棲息於此,他欲效法宋代范仲淹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的精神,嘗自題「虛江嘯臥」四字,取其「嘯於斯,臥於斯,留芳百世肇於斯」的意思,來表明人生的志向。明王世懋撰的《閩部疏》曾提到:「入泉境,兩巨石亦鐫書,一曰攀轅石,一曰臥轍石,意字俱不雅,問知是俞總兵大猷駐兵處,其門下人侈而書之,然俞亦近時名將也」。俞大猷防守金門共計五年的時間,在他離去的二十二年後,門人楊弘舉接掌金門城所副千,為俞大猷築建嘯臥亭,贊曰:「汪洋滄海,波浪怒來,我有片物,揮之使迴」。明朝隆慶六年(1572年),丁一中有〈登金門城南嘯臥亭詩〉吟詠:「飛旆乘風信海潮,金門城外陟岧嶢。南溟地接三山近,北極天連萬里遙。逸客淹留塵跡遍,將軍嘯臥瘴煙消。蒼波漠漠情無限,欲附歸鴻向日飄」。1950年,因軍事理由拆除石亭,2001年金門縣政府重新建嘯臥亭,現在該處「虛江嘯臥碣群」,列為金門縣的二級古蹟。

十A056      

俞大猷生平所到之處,百姓為感念其德澤,武平、崖州、饒平、寧波、金門等地都建生祠奉祠。金門千戶所城內原建有纕帶廟,北向祀玄天上帝,南向祀關帝,因為廟為重樓跨街而建,樓下為通衢,故稱為「古樓帝廟」。俞大猷生祠則建在關帝廟側,後來生祠圯廢,石碑保存在關帝廟,1966年金門城馬路拓寬,移建關帝廟到文臺寶塔旁。石碑暫置古地城隍廟,1986年三月移出,陳列在社會教育館的碑林之中。1997年社教館遷至環島北路66號(即今文化局),隔年該碑重立於新址圍牆內。

六七  

〈都督俞公生祠記〉由進士出身,任南京部、山東清吏主事的同安許廷用所撰寫,內文提及俞大猷的事蹟及建金門俞公生祠原委為:「金門所生祠一區,所各官暨諸耆士為都督俞虛江公建也。公昔視師金門所,卑尊長少,舉欣欣然,愛若父母,相與亭而碑之,假筆於余季父西浦翁,頌德頌功垂不朽,其遷而去也。以指揮僉事備汀漳,以都指揮僉事署欽廉,以右參將守瓊州,左參將鎮溫、臺、寧、紹,以副總兵督金山,以督僉事總制直浙。仍以都督同知,尋調大同,轉南贛,漳南嶺東,車轍馬跡,半生戎馬,卑尊長少,動輒思公。聞有自公左右回者,相率往問,欣躍如見,累欲卜地構祠而俎豆者矣。適本所視篆千,今陞指揮楊君宏舉,行都司邵君應魁,相與贊其成,屬余為之記」。文中描述俞大猷在金門的情形:「公為金門,御以公廉,孚以恩信,有荊楚劍法,以教士卒,有詩書禮樂,以育英材,有聖訓規條,以帥父老子弟行鄉約,迺今甲冑之士,人人公侯腹心,而白哲青衿,間亦嶄然露頭角,公之教也,斯不亦湛恩汪濊足鼓人心乎」。

五    

石碑署名的年代是嘉靖甲子年(嘉靖四十三年,1564年)冬十月,金門在明代嘉靖年間,先後受倭冠禍害無數次,主要的是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倭寇掠大嶝,村民保於虎頭寨,寨為賊攻破,殺戮蹂躝甚;金門人洪受的《滄海紀遺》記載最清楚的是嘉靖三十九(1560年)年三月,漳州海賊林三顯勾結倭寇阿土機等自料羅上岸,搶掠十七都。四月倭船沿石壁兜登岸,佔據平林,復攻陷陽翟,鄉人與抗,死者百餘人,居民相率移躲官澳巡司城。不久漳州賊謝萬貫又率船自浯嶼來,縱火屠城,死傷無數,轉掠後浦。同安令譚維鼎,載火具浮海應援,斬獲倭酋阿土機等,前後遭匪難共五十日,村社化為廢墟,村民渡海遷移內地避亂。查訪現今定居同安的蔡姓金門人,其先祖部份是嘉靖三十九年避禍未再返回故里瓊林的難民。嘉靖四十一年冬(1562年),俞大猷詔為福建總兵官,會戚繼光、譚綸同剿倭患,總兵劉顯以兵少不敢出擊,俞軍到福建後作滅賊議論:「速戰,賊之利也。賊得一戰,負亦可遁。遲戰,我之利也。守日益固,賊日益困。敵以戰為守,我以守為攻。攻守之機,微乎其微」。等到譚綸、戚繼光的部隊陸續到來,令戚軍將中軍,劉顯將左軍,俞軍將右軍,合攻倭寇於平海,斬首二千三百級,俘三千人。起初民眾還誤認屯兵不動有失軍心,最後明白俞大猷用兵的沉穩才能使倭寇全軍覆滅,但在論功行賞時,戚繼光居上功,俞大猷但銀幣,許多人為他打抱不平,俞氏猶不以為意。諸多的原因,金門百姓一則感激俞大猷根除倭患,一雪滅鄉家之仇,另則緬懷俞氏駐金期間化解軍民夙怨,造育人才,眾人得以安居樂業。所以構亭及建生祠的提議,都在這一段時期醞釀成行,顯示俞大猷受到人民愛戴的程度。清代黃家鼎有登嘯臥次刻石韻為證:「儒將風流愛聽潮,城南磬石矗崔嶢。健兒散後門生在,亭子成時督都遙,遺愛不隨泡影滅,名區能辟劫灰銷。剝苔遍讀摩崖句,忘飛濤滿袖飄」。

  萬曆八年(1580年)俞大猷去世,享年七十八歲。賜祭葬,贈左都督,謚武襄,葬在今晉江市磁灶鎮蘇垵村北的臥牛山上,墓碑是花崗石雕成,上鐫楷書:「皇明都督虛江俞公墓」。墓室曾經被盜,1980年發現其黑頁岩墓誌銘,雙面陰刻銘文,記載俞大猷一生事蹟,正面橫書篆字「皇明」,竪書篆字「光祿大夫后軍督都府督都同知贈左都督俞公暨夫人慈肅陳氏墓誌銘」,目前收藏在晉江市博物館。

十四  

經過六百年的風霜雪月,金門城的遺址仍然埋在深土裹,一代抗倭名將俞大猷,留芳百世的起點,樂愛山川的行跡,透過金門史蹟的文化保存,正傳述著他雄心壯志的一生事蹟。

arrow
arrow

    林金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